11月10日上午,兴业县举行推广“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模式实施“万名农信先锋进万村”工程金融专员出征仪式,推动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间更精准对接,“用心、用智、用情”打造更接地气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税务部门紧扣第29个税收宣传月“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主题,采用“线上问需+线下走访”的方式走访了一批市人大代表。 向代表们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深入宣传解读了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听取代表们对完善税费政策和改进服务举措的意见建议,主动回应关切,增强人大代表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誓让山珍富一方”保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苏彦,怀着“誓让山珍富一方”的信念,成立了施甸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该企业无偿为农户传授黑木耳栽培最新技术,手把手帮扶农户脱贫致富。 经营期间,带动周边农户198户,劳动力300余人脱贫致富,将黑木耳产业打造成了酒房乡的品牌产业,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最终实现公司与群众双赢。 施甸县酒房乡摆田村种植户杨子能2019参与合作种植以来,种植黑木耳菌棒21000棒,创造销售收入126000元,实现利润67300元。 “有产业发展,我们农户就不愁不脱贫,通过‘公司+农户’这种致富模式,让我们黑木耳不愁销路,成为我们农户不返贫最稳定的动力!”杨子能高兴地说。 据悉,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以来,实打实为企业降低负担成本,企业用节省下的资金加大了科研投入,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品质和多样性上用足功夫。 该公司董事长苏彦表示:“疫情暴发以来,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生物科技领域内的菌种培育、种植加工的企业,生产经营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是公司主要产品外销到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运输和销售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施甸县税务部门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主动上门,精准辅导,将国家出台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向企业快速推送,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研发和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使得企业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一门心思扑在复工复产上,一门心思用在帮扶农户脱贫致富上。 ”在税务部门面对面宣讲纳税信等级的意义以及激励惩戒措施后,苏彦表示将不断提升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争做守信企业,让企业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也希望税务部门动态帮助评估企业涉税风险,及时提醒企业涉税风险信息,为企业提升纳税信用等级提供指导和培训。 走访过程中,保山税务部门还就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的政策内容、考评要求、评分标准进行了专门详细辅导和解读。 “愿做巾帼致富领头雁”保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蒋菲是施甸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2002年成立公司,带领乡亲们抓住野鸭湖湿地的优势资源,退田还湖,种植莲藕,生产加工蔬菜、生态荷叶茶、当地特色腌腊食品,吸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尤其是未外出务工的妇女就业,成功带领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蒋菲表示:“疫情期间企业一度困难重重,幸亏税务部门实时线上、线下政策上门服务,为企业送上支持疫情防控及助力脱贫攻坚的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国家税费政策越来越好,希望税务部门持续加强宣传辅导,让更多企业像我们一样享受税收红利,共渡难关,尽早复工复产,就是要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走访中,保山市人大代表们都谈到,就目前情况看,施甸当地就业创业水平偏低,本地务工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薄弱,希望保山税务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税收实务知识的培训和辅导,有针对性开展对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政策法规的培训。 保山市税务部门通过接地气倾听一线基层声音和企业诉求,搭建桥梁、构建沟通平台,为打通纳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保山市税务部门将不断扩大纳税信用评价的影响力,增强守信纳税人的荣誉感,使广大纳税人积极配合、参与、支持纳税信用评定工作。 强化结果应用,促进纳税信用增值。 全面落实从发票领用、提供绿色办税通道等各项守信激励措施,努力为守信纳税人提供办税便利。 促进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企业“银税互动”产品迭代升级,丰富守信企业融资途径,推出“云税贷”融资产品,将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记录转换成了融资的“金钥匙”。 (周朝新、杨慧敏)(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河北省先行先试,建成全国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秦皇岛“在水一方”C区15号住宅楼、第一座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目前示范项目建设已覆盖各设区市和定州市,正向县域发展。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国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honroteca.com/ly/178.html |